一是落实经费保障。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财政资助覆盖培养全流程,进一步激发公费师范生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此外,优秀学生可享受国家奖学金,鼓励学校设立专项奖学金,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二是确保工作岗位。教育部根据各地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际需要和部属师范大学培养能力,商相关部门统筹制定每年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确保招生培养与教师岗位需求有效衔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各专业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的地(市、州、盟)范围并报教育部审定。各地通过组织专项招聘,为每位毕业的公费师范生落实任教学校和岗位。
三是强化培养支持。各地、各部属师范大学构建地方政府、中小学与高校合作机制,集中最优质的资源用于公费师范生培养,并建立毕业生职后专业发展跟踪服务机制,将人才培养与使用相结合,有计划地培养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成长为基础教育领军人才、中小学校领导人员。
四是明确部门分工。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做好公费师范生招生培养、就业落实、履约管理等工作;发展改革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会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做好相关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财政部门负责落实相关经费保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落实公费师范生专项招聘政策等工作。通过明确分工压实责任,确保落实。
五是加强督导检查。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将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工作纳入督导内容,加强督导检查并通报督导情况。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并推广经验;对保障不力的省份将酌情削减其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