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大学
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统计可知,全国一共有2820所大学,这里说的大学是指普通高等学校,不包含成人高等学校,也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军事类院校。如此数量之多的高校林立,从中选择其一并不是件易事,下面就来聊一聊高考志愿填报时高校选择的几点原则和依据供学习参考。
.png)
1,学校名头
众所周知,中国高校有985、211、双一流(其中包括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双非院校等,这几种分类互相又有一些交叉和重叠。

985高校 985工程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98年5月,时任国家主席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211高校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正式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是国家“九五”期间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系统改革工程,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双一流高校 双一流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双一流的目的是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双一流建设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二步是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第三步是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42所,A类36所,B类6所),这些大学通常在各自的领域内拥有顶尖的学科,并且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出色。成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不仅是一种荣誉,也意味着这些大学将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以便它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质量和影响力。
.png)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95所,是在第一轮双一流大学建设时提出的,当时双一流大学分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大学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不过第二轮双一流大学建设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都叫双一流大学,鼓励各高校将重心放在自己的优势学科上,集中精力建立一批世界一流学科。
.png)
总结 985、211因为历史原因,不再进行增设和缩减,逐步被双一流的说法代替,但在实际的就业市场985、211的名头依然存在很大的优势,而双一流高校的评选是动态的,尤其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虽然趋势如此,但是我个人认为就业形势越严峻,985和211的名头可能会更重要,尤其本科是985和211的孩子,更要珍惜这个名头,高考考进985 、211的是一种能力的表现,严格意义上讲,比通过考研进去的难度要大得多,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高校考研招生时不保护一志愿,反而更愿意接受985、211调剂的考生的原因,而且985院校(或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定向选调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地位。但是,正是因为历史原因,一些建校时间较晚,错过了评选985、211的时间,但近些年发展迅猛,实力不俗的高校,也不容小觑,比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
2,隶属部门
我国高校的隶属部门各有不同,有部委直属高校、中央和地方共建高校、省属和市属高校等,隶属部门不同也就意味着经费来源不同,而部委直属高校在经费方面确实要更充足,更容易吸引高水平人才,科研平台更高,学术资源更丰富,软硬件设施更优质。
部委直属高校 是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直属管理一批高等院校。我国中央部属高校共117所。
但在98年以前,高校的隶属部门跟现在不同,中国高校经历过一次隶属部门的大调整,因此我们去了解各个高校原隶属部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高校在其以前所属的行业内比其他高校来讲就业优势明显,也可以大概判定该校的优势专业。
如下图所示

3,排名
全球公认的权威大学排名机构主要有以下四个:
QS 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 (TIMES)、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和 ARWU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凭着客观公正的排名数据和公开透明的调查形式,被视为目前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四大排名。
1.QS世界大学排名 QS世界大学排名是由英国QS公司制作和发布,涵盖世界综合大学和学科排名,以及亚洲、拉丁美洲、金砖五国三个持不同准则的地区性榜单。QS是四大排名里知名度最高的,也是学术力最低的,注重就业,比较商业化,企业HR也喜欢看。另外,QS很多标准都是软指标,软指标没有数据支持,主观性很强,最新一期的QS排名就引来很大的争议。发布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 (英国) 2004年排名侧重:评价、师生比排名标准:同行评价(占40%)、雇主评价(占10%)、论文引用(占20%)、师生比例(占20%)、国际学生比例(占5%)、国际教师比例(占5%)排名范围:QS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专业、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QS年轻大学排名、QS最佳留学城市排名、QS世界大学国家排名
2.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TIMES)
THE排名学术力较强,而且对于就业评判也很适合,不论是学术界还是就业界都有参考价值。但是论文引用率占比太大,不利于那些并非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大学。另外,THE对于中国大学的排名普遍虚高,英联邦大学也占有优势。《泰晤士报》也是英国媒体中最早发布英国大学排名的机构。发布机构:泰晤士高等教育(英国) 2010年排名侧重:科研、教学排名范围:THE世界大学排名、THE世界大学学科排名、金砖国家与新兴经济体排名、THE大学声誉排名、THE年轻大学排名、THE亚洲大学排名、THE英国大学排名该排名的指标包括:学生满意度(15%)、科研质量(15%)、入学标准(10%)、生师比(10%)、生均经费(10%)、设施和设备(10%)、优秀学位获得率(10%)、毕业生前景(10%)、毕业率(10%)
3.U.S.News世界大学排名
U.S.News排名是世界大学排名界的新贵。它的排名比起THE学术力更高。但是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不足。它的排名偏好扩大学术经费的权重,但对于美国大学的排名经验丰富,北美留学的话这个排名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发布机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2014年排名侧重:科研、学术排名标准:学校声誉(占25%)、论文计量(占65%)、学校水平(占10%)排名范围: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美国大学本科排名、U.S News美国大学研究生排名、U.S News地区大学排名、U.S News国家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
4.ARWU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ARWU的英文全称是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其2003年创立初衷是分析中国名牌大学在世界大学体系中的地位,在四大排名中ARWU的学术性是最强的。发布机构:上交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 2003年 排名侧重:科研、师资、学术奖项排名标准:教育质量(占10%)、教师质量(占40%)、科研成果(占40%)、师均表现(占10%)排名范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学科领域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专业排名、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这些排名机构各有侧重,提供了多维度的大学评价,有助于学生、家长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全面了解高校的实力和特点。四大排名指标的选取与侧重比例的不同所以造成其排名也会不同,QS注重同行评价,ARWU偏向教师能力与学术成果,U.S News将论文作为重要评价标准,THE则相对平均。同时,即使是同一机构发布的不同类型的排名,也会因评价标准的不同而不一致。对此排名也不能绝对迷信,要综合看待,多方对比,不要钻牛角尖。当然还有艾瑞深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武书连排名等同样可以作为参考项。
高校联盟&行业院校
高校联盟即大学联盟,是若干拥有共同的战略目标和追求的高校,通过所在联盟规则约束而建立的大学联合体。行业院校就是在某一个领域相关学科实力强劲,行业内就业质量高的院校的统称。
华中五校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
C9联盟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E9联盟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G7联盟
又称国防七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建筑八校
老八校: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并入)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八校
新八校: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深圳大学。其中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这四所发展迅速的名校,被称为建筑学“新四军”。
五院四系
五院: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西南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前身)、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前身)、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前身)。四系:分别是北京大学法律系(北京大学法学院前身)、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前身)、武汉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学院前身)、吉林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学院前身)。
两电一邮
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四电四邮再加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
两财一贸
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机械四校
四小龙:吉林工业大学(现并入吉林大学)、湖南大学、燕山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兵工七子
北京理工大学(原北京工业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原华东工学院),中北大学(原华北工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沈阳理工大学(原沈阳工业学院),西安工业大学(原西安工业学院),重庆理工大学(原重庆工学院)。
二龙四虎
电气类专业顶尖院校:“二龙”是华北电力大学和武汉大学,“四虎”指的是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
八大美院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
结语
我们在选择高校时,既要考虑院校档次,还要了解高校的前世今生,以及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所属部门,所属行业同样是重要参考因素,综合对比排名情况,才能让我们的选择更有的放矢,最终选择到自己心仪的学校。